8月1日,WMT2019国际机器翻译大赛研讨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。WMT全称是Workshop on Machine Translation,是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机器翻译比赛之一,其中中文-英文翻译任务是历年参赛队伍最多、竞争最为激烈的机器


8月1日,WMT2019国际机器翻译大赛研讨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。本届大赛,百度机器翻译团队在中文-英文翻译任务上获得冠军。


图1  人工评价结果


WMT全称是Workshop on Machine Translation,是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机器翻译比赛之一,其中中文-英文翻译任务是历年参赛队伍最多、竞争最为激烈的机器翻译任务之一。今年中英方向参赛队伍有来自微软、字节跳动、金山、爱丁堡大学、东北大学、日本情报通信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机器翻译团队。本届大赛,百度翻译团队凭借在数据处理、模型架构、数据增强、模型集成等方面的创新性突破,最终力压群雄,取得第一。


本次大会的评审专家对于百度参评系统给予高度评价,“This is a very solid system paper describing a strong system in the shared evaluation”,“The techniques employed are cutting-edge”。本文对主要技术进行介绍。


图2 百度翻译参赛系统架构图


如上图所示,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筛选、噪音去除、数据增强等,产生训练数据;对于翻译模型,从预训练、网络结构等方面进行改进,使模型学到更多维度、更深层次的信息。在训练和模型集成阶段,凭借百度强大的机器学习平台和海量的计算资源,从上百个模型中选择不同的模型组合集成。最终,结合统计特征和深度学习模型的特征,通过Re-ranking算法从多个译文候选中选择最优的翻译结果。


接下来将从数据预处理、翻译模型改进、训练数据增强、模型集成和重排序等方面介绍百度翻译团队的参赛系统。

 

 一、数据处理 

神经网络翻译模型对训练数据尤为敏感,不仅要求数据规模大,还要求数据质量高。因此,数据处理对于提升翻译质量至关重要。针对组委会提供的双语数据,通过fast_align进行数据清洗,fast_align可以衡量两个句子互为翻译的概率,从而根据翻译概率去除低质数据。以翻译自动评价指标BLEU衡量,清洗后的数据训练模型提高了1.1个百分点。


相比双语数据,主办方提供了更多的单语数据。采用Back Translation技术利用英语单语数据提升模型的翻译质量。具体做法是,先用中英双语数据训练一个英中的翻译系统,由英中模型将英文句子翻译成对应的中文句子,将模型生成的中文句子和英文句子组合成双语句对,并和真实的中英双语句对混合作为中英模型的训练数据。此技术可以提升翻译质量(BLEU)0.8个百分点。

 

 二、翻译模型 

目前,主流的神经网络翻译模型是Transformer,根据模型参数的大小可以分成base Transformer和big Transformer。其中,big Transformer具有更多的参数和更好的翻译效果。在本次比赛中,我们基于Transformer模型,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种改进的模型,显著提升了翻译质量,成为比赛决胜的关键点之一。此次改进的模型包括:


Pre-trained Transformer: 在大规模单语语料上训练语言模型,并以此作为翻译模型的编码器。


Deeper Transformer: 加深编码器的层数,提取更多维度特征。

Bigger Transformer: 增大前向网络的隐藏节点。


图3 改进的翻译模型


Pre-trained Transformer

最近的研究表明,在大规模语料上训练的语言模型,对其下游任务有很显著的提升。我们在中文数据上训练出一个24层的Transformer语言模型,采用自编码的训练方法,即随机将句子中的词变为masked标签,并经过24层的Transformer进行编码,最后预测masked位置的实际的词。以预训练的语言模型作为翻译模型的编码器,在中英双语数据上继续训练翻译模型。在使用双语数据训练阶段,预训练语言模型(编码器)的参数在前10000步保持不变,只更新解码器的参数,之后编码器和解码器都会更新参数。


Pre-trained Transformer相比标准的big Transformer拥有更深的encoder(从6层扩展到24层),并且经过在超大规模的中文单语数据上预训练,可以对源语言(中文)句子提取更多的有效特征,从而有效的提高模型的翻译质量。从自动评价指标BLEU上看,Pre-trained Transformer相比big Transformer,显著提升了1个百分点。


Deeper Transformer

更深的编码器可以提取更多的特征,但是对于翻译模型的训练而言,仅加深编码器的层数,通常会遇到梯度消失的问题,导致模型无法正常收敛。我们提出Deeper Transformer, 在更深的编码器中,通过增加残差连接,即前面所有层都作为下一层的输入,避免了梯度消失,实现了端到端的翻译训练。标准的base Transformer和big Transformer模型,编码器和解码器都是6层的。而对于采用deeper Transformer的模型, base Transformer的编码器可以扩展到30层,big Transformer的编码器可以扩展到15层。


Deeper Transformer相比标准的big Transformer性能提升较少,但是在模型集成阶段,加入Deeper Transformer可以显著提升整个系统的翻译质量,在本文后面的模型集成部分会有更详细的介绍。


Bigger Transformer

此外,我们提出了Bigger Transformer,在宽度的维度上增强模型。探索了增大前向网络节点和隐藏层节点对翻译质量的影响,发现增大前向网络节点可以显著提升翻译质量。Bigger Transformer的前向网络节点数是15000,而标准的big Transformer的前向网络节点数是4096。但是,更多的参数更容易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过拟合问题。通过增大dropout的比率和label smoothing的参数避免了过拟合。相比big Transformer, Bigger Transformer提升了0.8 BLEU。


 三、数据增强 

对于单语数据,采用联合训练方法增强back translation生成的译文,构造更高质量的“伪”双语数据。首先使用中英双语数据分别训练中英和英中翻译模型,中英模型将中文单语数据翻译成英文,英中模型将英文单语数据翻译成中文。中英模型在英中模型产生的“伪”的双语数据上继续训练,英中模型在中英模型生成的“伪”的双语数据上继续训练,中英和英中模型的性能都得到提升。在下一轮中,翻译效果更好的中英、英中模型可以生成质量更高的伪数据,用来进一步提升翻译模型。


对于双语数据的目标端(英文),通过英-中翻译模型生成源端(中文)译文,将“生成”的中文和“真实”的英文作为增强的数据混入双语数据共同训练中英模型。


图4 联合训练流程图


对于双语数据的源端(中文),采用知识蒸馏的方法,以R2L翻译模型(从右到左的翻译顺序)和异构模型(不同结构的模型)作为“Teacher”, 生成目标端(英文)译文,再将“真实”的中文和“生成”的英文作为增强数据,指导模型学习更多的知识。R2L翻译模型作为“Teacher”,由于翻译模型解码的特性,生成的英文译文的后部分翻译的通常比前部分更好,通过知识蒸馏方法可以让翻译模型(L2R)学习到更多的句子后部信息。


不同结构的翻译模型具有不同的翻译特性,例如,Deeper Transformer和Bigger Transformer可以作为Pre-trained Transformer的“Teacher”,指导Pre-trained Transformer学习Deeper Transformer和Bigger Transformer的特性。如下图所示,D’表示模型生成的双语句对,多个不同的D’组合作为模型的训练语料。


图5 知识蒸馏流程图


多种数据增强方法,不仅可以增强模型的鲁棒性,还指导模型学习其他模型特有的知识,从而进一步提升翻译效果。



 四、模型集成 

模型集成解码可以显著提升翻译效果。我们使用不同的模型,在不同的数据上采用不同的策略训练出上百个翻译模型,以探索不同的模型集成对翻译质量的影响。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,相同结构的模型进行集成,即使性能都很强,但是集成的翻译效果收益较小;而集成不同结构的模型,翻译的效果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,相比最强的单系统提升了1.4 BLEU。



 五、重排序 

集成模型生成k个候选译文,通过k-best MIRA算法学习各个特征的权重,从而对候选译文进一步排序,选择最好的译文。设计了4种特征,可以有效的提高翻译质量:


1. 翻译模型特征:集成模型生成译文的得分和R2L模型对译文的打分。

2语言模型特征:多个语言模型和后向语言模型对译文的打分。

3长度特征:译文和原文的长度比和长度差。

4加权投票特征:计算每个译文和其他候选译文的BLEU,并计算其平均值。


通过以上技术创新,相比于基线系统,我们获得了6-7个百分点的大幅提升。作为国内最早的互联网机器翻译系统之一,百度翻译在技术和产品上一直处于业界领先。早在2015年,百度翻译就发布了全球首个神经网络翻译系统,并于同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
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,翻译质量保持业界领先。在刚刚过去的百度开发者大会上,发布了业界首个端到端的同传翻译小程序,为用户提供沉浸式同传体验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,机器翻译将在跨越语言鸿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。